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通报了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明显地方督察激励城市名单,西安被评为“推动外贸稳定和创新发展成效明显的地方”,并将在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认定加工贸易承接转移示范地、培育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重要展会开展宣传推介等方面获得国家支持。
据了解,近年来,西安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商务部和全省稳外贸决策部署,持续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实施外贸模式和业态创新,全方位、多层次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2021年西安市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4399.96亿元,位列全国第19、副省级城市第9,分别晋升6位和1位。2022年前5个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827.6亿元,增长10.5%,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占全省92.8%。
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竞争优势不断强化。全年实现机电产品出口额 2199.4 亿元,增长35.4%,占全市出口总值的93.1%,有效带动了工业 35 个大类行业中,20 个行业产值增长。其中,集成电路出口1106.5亿元, 增长31.8%;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468.7亿元,增长21.8%;太阳能电池231.3 亿元,增长75.3%;汽车(含底盘)49.3 亿元,增长 88%,出口产品逐步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贸易方式更趋合理
全市贸易方式正向以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主导进出口、其他贸易齐头并进的多元化发展转变。其中,加工贸易依旧保持总量提升、增长高速的强劲势头,一般贸易逆势上扬,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55.3亿元,占外贸总量比重24%,增速达到41%。此外,在外贸新业态上,跨境电商和海外仓也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全年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98.53亿元,同比增长46.32%,在海外2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63个海外仓。外综服、保税维修业务、离岸贸易等外贸新业态稳步增长。
市场活力持续迸发
截至2021年底,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2904家,比上年增加142家。2021年全市国有、民营、外资进出口企业均保持高速增长,分别为32.1%、38.9%、21.1%。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达到1319.5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占比突破30%,提升2.7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彰显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国际市场更加多元
2021年全年与我市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总数达到202个。其中,韩国、我国台湾地区、欧盟、东盟、我国香港、美国、日本等传统市场双边贸易保持较好增长态势,全市对APEC、“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的双边贸易市场份额逐步增大,分别实现进出口3749.46亿元和704.8亿元,同比增长22.48%和29%,占比达到85.2%和16%。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1820.22亿元,占40.91%。
贸易通道更加畅通
2021年,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再上台阶,先后开通日韩过境货物测试班列、南向铁海联运班列,累计集结国内线路15条、开通国际干线15条,全年开行中欧班列长安号3841 列,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稳居全国第一。空中贸易航线织密成网,西安机场新开货运航线5条,货运航线累计达38条(其中国际航线19条,含3条第五航权货运航线),累计完成航空货邮吞吐量39.56万吨,同比增长5.1%,总量排名位列全国机场第9,其中,国际货运量7.55万吨,同比增长30.1%,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逐步形成。
此次全市外贸获得国务院通报表彰,既是对西安加快外贸强市建设工作的肯定,也是做好全市对外贸易提质增量和对外开放水平提升的动力。下一步,西安市将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稳经济的系列措施,立足全市对外贸易提质增量和对外开放水平提升重点工作,在“强支持、畅通道、引增量、促创新、稳主体、拓市场、聚合力”七个方面做文章,全方位、多层次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有效释放外贸作为经济稳定器、压舱石、动力源的作用,支撑全市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是强支持。加大外贸资金支持力度会同财政部门调整修订支持政策,鼓励各区县、开发区配套外贸支持政策。
二是畅通道。持续挖掘中欧班列集结能力和回程潜力,释放陆路启动港退税政策红利,依托中老班列等拓展南向陆海通道,提升机场货运吞吐量,强化运贸结合。
三是引增量。用好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团等平台,会同市投资局和各区县、开发区密集开展贸易促进系列活动。
四是促创新。发挥“自贸+综保+口岸+服贸”等优势,创新金融赋能,推动跨境电商、保税维修、市场采购、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外贸新支点。
五是稳主体。加大重点企业一对一服务,帮助企业稳定供应链产业链,提高通关效率,加大信贷支持,扩大信保覆盖面,稳住企业信心。
六是拓市场。积极融入RCEP建设,增设部分境外商务代表处;组织企业参加RCEP专题培训,帮助企业用好优惠关税、原产地累积等政策红利,不断开拓海外市场。
七是聚合力。加强部门、区县、企业协同,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持续激发活力、动力、创造力,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
文章来源:长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