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经说故事,嬉笑怒骂成文章。对于作家而言,他们的劳动成果不仅要接受当代眼光的评估,还要经受历史流变的审视。创作的目的应该是全心全意全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
好的作品来自于各民族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的历史和壮丽的生活。所以,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受,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作品。
春分之日,恩师、著名作家高建群先生发来林静华女士朗读的李木生创作的《简说阎纲》的音频文读,并赞阅“圣者贤者,我乡荣耀!”。
认识阎纲先生,还是恩师高建群引荐。阅读阎纲先生的作品,我对生活有了重新的审视,再读阎纲先生作品,我对更多升华生活的作品有了辩证的思考。与阎纲先生交流,我获得了读懂自己的第三只眼睛,这也许就是文道,这也是我给自己笔名“文夫”的缘起。
其实,生活与事业,都需要我们直面现实。路遥先生的经典作品《平凡的世界》里有着深刻而严峻的《人生》,高建群先生的成名作《最后一个匈奴》之创作手记《匈奴和匈奴以外》讲述了跨越历史人文的数辈人对于事业的追求和灵魂的思考。
我记得,贾平凹先生曾为恩师高建群先生题贺,“癸酉岁四月,与建群兄相见于长安,建群创作《最后一个匈奴》完毕,以示恭贺,吾字一幅千元,今送之,后代可世世还其利矣。不写了,因为写多了也费钱。——平凹”,也许这就是一种活法和友谊。“吾字一幅千元”至少不会让作家因为生活的窘迫而能安心创作。
吾,事业未竟,怎敢折了自己,让我们都健康快乐的活着吧!
文夫于西安
2021年3月20日春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