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已圆满落幕,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此次峰会开启了中国和中亚国家关系的新篇章,对于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也为西安实现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新机遇。峰会在西安的成功举办,让西安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前所未有提升,让西安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机遇前所未有汇聚,让西安的活力潜力动力前所未有激发。因此,我们要把峰会成功举办作为追赶超越再出发的新起点,乘着峰会东风,全力以赴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首先,要站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的新起点,深化“一带一路”倡议同中亚各国发展战略对接。峰会上,各方高度评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引领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提出将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为新起点,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同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吉尔吉斯斯坦“2026年前国家发展纲要”、塔吉克斯坦“2030年前国家发展战略”、土库曼斯坦“复兴丝绸之路”战略、“新乌兹别克斯坦”2022—2026年发展战略等中亚五国倡议和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形成深度互补、高度共赢的合作新格局。西安要依托峰会形成的积极成果,加快构筑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亚欧陆海东西南北出境大通道,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为载体,形成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支撑,引致运输、贸易和产业协同发展,同时加快发展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和国内航空枢纽城市。加强互联互通,建设中国-中亚交通商贸物流枢纽。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大力推进航空运输市场开放,逐步有序增开航班,不断织密空中丝绸之路;加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持续拓展面向中亚的海铁联运服务合作;打造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鼓励优势企业在中亚国家建设货物集散基地和海外仓,促进与中亚国家贸易提质增量、迈上新台阶。其次,要积极拓展高能级开放平台。近年来,西安不断发挥“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平台优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容,“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截至目前,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已开通西安至中亚国家等17条干线通道,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内29个省份的货物在此集散,为持续深化中国同中亚国家合作,促进双向物流畅通发挥着重要作用。下一步,要对现有的自贸试验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和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各类平台进行提升和优化,构建国际化高能级开放平台体系,面向全球吸引和集聚高端要素,探索贸易规则制定等先行先试开放制度创新,形成更多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系统性制度创新成果,引领协同创新实现重大进展。由此,使得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与中亚国家、欧亚经济联盟、欧盟和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再次,要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国际贸易新规则,努力对标CPTPP和DEPA等高标准贸易规则,提升西安对外开放竞争力。当前,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正在成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风向标,也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入发展联动的必然要求。RCEP协定反映了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对于世界贸易组织涵盖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都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规定,且在服务贸易、劳工、环境、知识产权以及数字贸易等新兴产业方面订立了一些新规则。我们要利用RCEP生效后带来的机遇,进一步推进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制度创新与政策设计。要充分利用西部内陆地域纵深广阔、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依托关中平原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兰西银等重点区域,推动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产业集聚发展,让内陆腹地更好地“动”起来、“活”起来、“热”起来,把发展的巨大潜力与强大动能迸发出来。最后,西安要将自身发展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一是要坚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集聚全球优质生产和服务要素,抢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要机遇。二是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自由贸易协定伙伴双边或多边规则性开放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对差异化探索和赋权授权的关系,以及处理好制度移植、创新和风险可控的关系。四是要发展开放型经济,构建集群、集聚、集约、高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锻造一批世界一流专精特新企业,并不断产生新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以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分工为纽带,强化国内外区域一体化经济协作,为创造共同价值链作出贡献。五是要优化开放环境,全面提升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居和生态环境,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六是要推进内外交流合作,全方位提升西安城市国际交往功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国际交往中心,进一步发挥西安对西北和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