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日,《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一带一路”跨国农业全链条发展体系 着力保障粮食供应安全》创新案例被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印发,供各地学习借鉴。
这些新经验、新路径正突破陕西自贸试验区119.95平方公里的土地,向全国“溢出”,而这背后,凝聚着陕西自贸试验区构建科学高效的制度创新机制的无数实践。
布点:制度创新多点开花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作为我国自贸试验区中唯一一个以推动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交流为主要特色的自贸片区,陕西自贸试验区杨凌片区做出了这一份检索:已累计形成70多个系统集成性较好的创新案例,其中《积极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以标准化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等7个创新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12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17个案例被评为陕西省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改革创新工作受到陕西省自贸办两次通报表彰。
此次面向全国推广的创新案例具体举措包括:打造境外农业园区,延伸跨境农业产业链;加强技术标准推广,提升跨境农业价值链;优化粮食运输模式,畅通跨境农业供应链;加强农业金融服务,强化跨境农业服务链。
从这些具体实践中,可以深切感受到依托制度创新优势,陕西自贸试验区积极构建从产能合作到技术输出、粮食运输、金融支撑的跨国农业全链条发展体系,有力地保障了国内粮食安全,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连线:勾勒内畅外连大通道 创造现代农业合作机遇
布下制度创新关键点,通道建设穿点成线。一条条飞驰的中欧班列,开辟出一条条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不断延伸更加宽广的发展“地平面”,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带来无限可能。
自开行以来,中欧班列(长安号)已基本实现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地区主要货源地的全覆盖,为畅通贸易提供了强有力的“硬联通”。陕西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中欧班列运输优势,支持区内企业在境外园区建设小麦、菜籽等粮食种植、初加工基地,在阿拉山口建设农产品中转分拨中心,在西安建立农产品集散中心,形成种植、收购、加工、物流、销售全产业链,助力优质粮油成品、半成品进口。
此外,对于以原粮形式进口的小麦、玉米等,根据粮食运输特点,探索出散装粮食两段运输新模式,境外到阿拉山口段采用开口漏斗车进行运输,阿拉山口到西安段采用普通集装箱进行散粮运输,有效降低粮食装卸时间、损耗和物流包装成本,提升粮食运输效率。
以爱菊集团为例,平均每年进口哈萨克斯坦非转基因优质油脂12200吨、优质面粉4700吨、有机小麦5800吨,近年来累计向国内输送优质原粮12万吨,弥补了小麦等粮食的缺口。不断优化粮食运输模式,畅通跨境农业供应链,陕西自贸试验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形成更多增长点、机遇点,让农业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铺面:延伸跨境农业产业链 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树立标
以农为媒,打造开放“新航标”,发展的“面”也铺陈而来。陕西自贸试验区加快建设高铁快运物流基地、二类铁路货运口岸、650万吨铁路货运站、综合物流园和电商产业园,铸就对外开放“大格局”。
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农业跨境合作,陕西自贸试验区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白俄罗斯等丝路沿线国家布局建设了14个农业科技示范园,打造农业跨境产业链和产业集聚区。
数据显示,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导成立的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目前已拥有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95家科教单位和企业。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已示范种植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13大类115个品种。示范的小麦品种亩产319公斤,较当地品种增产82.3%;大豆品种亩产232.5公斤,较当地品种增产32.7%。这种“科技引领、企业主体、多方协同、市场导向”的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模式,得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普遍认可。
如今在这里,每天都在发生的是:多元化农业保险发挥“兜底”功能,分散涉农主体经营风险,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对活体生物各生长阶段精准估值,将生物资产转化为“标准抵押物”,拓宽农业主体融资渠道;打造数字农业创新创业示范园,推进创新创业服务资源共享,一批农业企业与合作社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此次获全国推广的创新案例只是陕西自贸试验区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的微观窗口,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未来将进一步建成国际农业科技创新典范、国家农业科技领军之城,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树立新标杆。
信息来源:光明网 |